close
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的話,請不吝惜按下上方的讚  你的支持,是我們繼續寫作的動力!

懶人包在這

今天談論的是屁孩男孩們的夢想 ── 二頭肌的訓練,

original.jpg

(上面這位是Marc Fitt,這是他的粉專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rc.fitt/?fref=ts)

 

這篇文章的目的是 給予 脫離"初階"的朋友們 一個二頭肌的訓練原則,

如果你還沒脫離初階,那還是先把基本功顧好喔!

 

 

先給初階朋友的幾個簡單提示:

1. 選擇適當的重量,大約10RM附近

2. 彎舉時身體不要過度晃動,偷偷用慣性代償

3. 彎舉時盡量固定上臂,不要聳肩、不要搖晃手臂,偷偷運用其他肌肉

(影片錯誤示範  11秒;35秒)

4. 不是說完全不能借力,最後幾下沒力時借一些力完成也是一種技巧,但不要從頭到尾都借力。

5. 二頭肌雖然是許多人的憧憬,但別忘了,要讓整個身體看起來更有美感,

那應該要整個身體(胸、背、腿、肩)都練,而不是只練二頭肌

undefined
(這個是手臂注射太多synthol的案例,顯得不成比例)

 

 

接下來就要進入正文了,關於二頭肌,到底有什麼祕密?

而這些秘密又要如何運用在訓練上?

在下面這段阿屁會講解許多沒用的解剖學與肌動學的知識,

有些不一定能夠運用在訓練上,

但或許對於你來說會有其他的啟發,

耐得住性子就看吧!

耐不住就滑到最後一段吧!(三、這些功能如何運用在訓練)

 

 

一、二頭肌的解剖學

俗稱的二頭肌,全名是肱二頭肌(biceps brachii),它的結構不簡單,

事實上它有兩個頭(head),你可以看上面的Marc Fitt,他的二頭肌的確隱約分成兩股

解剖示意如下圖,外側的是長頭(有標綠色),內側的是短頭

 

 

C4ckguw13K1TLihLqocMwg_Long_head_-_Biceps_brachii_1.png

而這兩個頭除了長度不同之外

近端附著點也不同,因此功能上有一些差異

(以下很無聊)

長頭的近端肌腱繞過肱骨頭附著於肩胛骨的盂上結節(supraglenoid tubercle),

短頭的近端則是連於肩胛骨的喙突(coracoid process),

兩個頭的遠端都附著於橈骨粗隆(radial tuberosity)以及圍繞前臂的二頭肌腱膜(bicipital aponeurosis)。

肌肉從哪裡連到哪裡有點太瑣碎了,

我們只要知道 藉由這些差異,試著孤立訓練長頭與短頭是可行的

練肌肉嘛!!藉由孤立肌肉達到最佳的肌肥大,這是很重要的

 

 

二、二頭肌的功能

二頭肌最為人知的功能就是手肘的屈曲(elbow flexion),如下圖示意

undefined

另外一個也是很重要,但卻很少人知道的功能 ── 前臂的旋上(supination)

如下圖所示,旋上,簡單來說就是讓手掌朝上

undefined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DOqKxYoy1w 在2:20有演示二頭肌如何作用旋上

 

除了1.手肘的屈曲 2.前臂的旋上,接下來這三個功能又更少人知道了,

(雖然這不是它的主要功能)

由於二頭肌的起始點跨越了肩關節,二頭肌還可以進行肩關節的動作,包括:

3.屈曲(flexion)、4.外展(abduction)、5.水平內收(horizotal adduction)

 

undefined

↑肩部屈曲(flexion,長頭短頭都有參與)

undefined

↑肩部外展(abduction,長頭)

HA.gif

↑肩部水平內收(horizontal adduction,短頭)

其中肩關節屈曲是長、短頭都可以做的事外展則是專屬於長頭(跟長頭的走向有關),

水平內收則是專屬於短頭(跟短頭的起點、終點有關)

 

另外肌電圖(EMG,Electromyography)顯示

長頭在肘部屈曲初期(手打直時)有比較大的活性

然後隨著肌肉收縮變短,而活性下降。

短頭則是在後期(快要彎到頂點時)活性較強。

PreacherBenchBicepsCurl.jpg
              長頭強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短頭強
(圖片來源: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iceps_curl)

 

 

 

三、這些功能如何運用在訓練

OK,講了那麼多了,終於要到了實用的部分了。

1. 二頭肌訓練動作的小原則: 

首先,由於二頭肌的主要功能為肘部的屈曲與前臂的旋上

所以式彎舉(hammer curl)對於二頭肌的訓練效果就不如一般的二頭肌彎舉(biceps curl)了

因為錘式彎舉並沒有包含旋上的部分,

但也不是說錘式彎舉就沒有意義,

錘式的優點在於它能夠把更多壓力留給肱肌(brachialis)與肱橈肌(brachioradialis)

undefinedbrachioradialis.png
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buildersandlifters.com/   左邊的黑人是五屆的世界健美冠軍 Phil Heath)

所以練二頭肌時最好優先選擇二頭肌彎舉

另外你在做啞鈴二頭肌彎舉時,不用一開始就維持旋上,

最好能由前臂的中立位置(neutral position)漸漸轉為旋上

讓你的二頭肌舒張──收縮幅度增大,如同底下Jeff Cavaliere教練所示範(1:21)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OlPpzEaAE8

 

2. 如何focus在長頭?  

由於二頭肌長頭在收縮初期有比較大的活性,也就是手臂還沒彎上來時,

所以過程中把重量盡量放到底部就變得很重要,

底下這個動作──斜躺彎舉(incline biceps curl),可以增加長頭的徵招

incline-db-curls.jpg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exercisegoals.com/)

動作示範

因為把手臂放在身體後面,可以拉長 長頭,

讓長頭在彎舉時能有更多的空間(ROM, range of motion)處在高活性狀態下。

 

另外滑式彎舉(drag curl)也是一種選擇,

Barbell-Drag-Curls.jpg
 (圖片來源:http://hookedoniron.com/) 

動作示範

滑式彎舉要點為槓鈴沿著身體上升藉由上升過程中

讓二頭肌長頭在肩膀的部分被拉長,從而增加長頭的最大活性時間

 

3. 講完長頭了,那短頭怎麼練呢?

短頭的訓練原則有點特別,這個原則就是讓長頭不要工作,

長頭不工作,一不做二不休,於是負擔都落在短頭上,

我們剛剛提過"

長頭在肘部屈曲初期(手打直時)有比較大的活性,

然後隨著肌肉收縮變短,而活性下降"

那麼我們就利用這點,選擇一些動作,

讓長頭一開始就處於收縮狀態。

例如:

滑輪側彎舉(High cable curl)


Overhead_Cable_Curl.png
(圖片來源:http://workoutlabs.com/)

動作示範

滑輪側彎舉的特色是肩膀外展

於是乎二頭肌長頭一開始就處於縮短的狀態,

前面提過"縮短的長頭是低活性的"還記得吧?

 

傳教式彎舉(preacher curls)

Ez-bar_Preacher_Curl.png
(圖片來源:http://workoutlabs.com/)

動作示範

這個動作讓肩膀處於屈曲的狀態,於是長頭也變得比較短

(還記得肩關節的屈曲嗎?不記得就往上滑吧~)

縮短的長頭是低活性的。

傳教式彎舉這個動作我比較例外地建議用機械器材去做,

為什麼

因為"短頭在彎舉後期(快要彎到頂點時)活性較強" 還記得嗎?

但是呢,如果你用槓鈴操作,彎到最接近頂點時,

反而重量就被手肘撐著,二頭肌就不用出力,相信許多人都有經驗。

所以機械器材能夠持續提供阻力反而會比較好。

 

另外一個可替代傳教士彎舉的方案──蜘蛛彎舉(spider curls)

Dumbbell-Prone-Incline-Curl.jpg
圖片來源:http://valleyfitnessnutrition.com/

動作示範

蜘蛛彎舉的要點就是身體向前傾斜、讓手臂在身體前方、手臂垂直地面,

蜘蛛彎舉的好處在於它除了一開始就讓長頭縮短,它在後期還能夠持續地提供足量的阻力

讓短頭獲得充足的訓練。

 

4. 所以總結一下,如果你愛練二頭肌,(如果你不熱愛,其實可以直接關掉XD)

那麼一個可行的、有效率的課表可以這樣:

傳統彎舉x2組+一個長頭動作x2組+一個短頭動作x2組 每個禮拜一次

甚可以再多加錘式2組。或是任選3個動作x3三組,排法有很多。

但不是越多組數越好,每個肌群都有它的負荷極限,

肌肥大大師Brad Schoenfeld博士建議

一個禮拜二頭肌訓練不要超過9組左右,
(當然是不是9組因人而異,另外博士沒提九組這個數字怎麼來的)

一來是怕二頭肌過度負荷,二來是怕影響訓練背肌的效率

 

 

四、額外有關二頭肌的幾個知識

1. 如果要建造出驚人的、突出的小山丘,二頭肌長頭會比較重要

big_biceps.jpg       4822598_large.jpg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stylepinner.com/inner-bicep-short-head-exercises/)

,但整體來說兩者質量差不多
(資料來源:http://www.ajol.info/index.php/bafm/article/view/72785)

 

2. 為什麼有些人臥推時二頭肌會痠?因為臥推為肩關節的水平內收,

剛好二頭肌短頭也有這個功能,於是就一起工作啦!

另外,上斜臥推或啞鈴前平舉(front raise)時,肩關節的動作包含屈曲,

於是長頭、短頭也都會參與動作。

 

3.這是在外國健身網站廣為流傳的:彎舉時握距不同,

也會對兩個頭造成不同影響,寬握比較focus在短頭,窄握比較focus在長頭,

但我沒搜尋到決定性的肌電圖研究,(如有網友看見,感謝通知)

倒是看到一份研究寫說"跟正常握距比起(正常握距為肩寬),

窄握會減低二頭肌長頭活性13%,寬握並不會增加太多二頭肌活性

反而可能會造成手腕、手肘不適。
BicepsBrachiiWidth.png
(資料來源:http://suppversity.blogspot.tw/2011/07/suppversity-emg-series-biceps-brachii.html)

 

4. 前面提到,雖然錘式雖然不能完全地訓練二頭肌,

但錘式的優點在於它能夠把更多壓力留給肱肌(brachialis)與肱橈肌(brachioradialis)。

練錘式有兩個優點:

1)更有線條的手臂
brachioradialis.png

2)肱橈肌跟肱肌都是重要的肘關節屈肌,如果強化這兩者的話,

那麼我們便有能力執行更高強度的彎舉訓練與背部訓練。

 

5. 如果你的目標是建造粗壯的手臂,那麼除了二頭肌之外,

肱肌、三頭肌、三角肌等等,都是不能被忽略的。二頭肌只佔手臂的一小部分。
12507484_951888164889567_6434409138298431905_n.jpg
(Sergi Constance,知名的fitness model,擁有勻稱的手臂,雖然有明顯的用藥跡象。
這是他的粉專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ergiconstanceweb/timeline)

 

6. 高聳的二頭肌固然很帥氣,但更帥氣的是全身均勻的發展(我的觀察啦!),

除了二頭肌之外,全身的大肌群應該優先訓練,例如胸、背、腿、肩,

甚至你背肌練很多了(或是已經加入chin up)了,二頭肌都可以不用練(註1)。

 

7. 如果你的背沒有練很多、也沒有練chin up,或是你對二頭肌有非凡的熱愛,

那麼你可以加一些二頭肌的組數進入你的訓練,

但我建議你,練背當天,不要練太多二頭肌
(尤其是,喜歡傳統 一個禮拜 一個部位 猛操 只練一次的朋友)

如果可以專門空一天練手臂也好,或是練完胸再練二頭都好。
(如果喜歡每次都練全身的朋友,一週練2~3次的,則比較沒有這種限制)

因為一個肌群單次可以承受的訓練量有限,練背時已經用到大量二頭了,
(資料來源: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4998610)

如果再額外訓練二頭,恐怕效益不是很大,還可能影響恢復。
(我們都被用藥的選手騙習慣了!!)

 

當然以上的原則都可以因為用藥打破。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內文完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這篇網誌主要參考底下1. 2.寫成,但過程中出現很多疑問,

或是浮現許多其他想寫的東西,於是又四處搜尋資料,

感謝大家的閱讀,希望能為你帶來幫助

參考資料:

1. http://www.lookgreatnaked.com/blog/the-science-of-biceps-training/

2. https://www.t-nation.com/workouts/3-total-body-programs-for-big-arms

3. http://www.kingofthegym.com/biceps-brachii/#SHOW-PIC

4. http://www.strengthandconditioningresearch.com/muscles/biceps/

5. https://www.kenhub.com/en/library/anatomy/brachialis-muscle

6. http://www.nytimes.com/2008/11/02/sports/playmagazine/112pewarm.html?mwrsm=Facebook&_r=2

7. http://suppversity.blogspot.tw/2011/07/suppversity-emg-series-biceps-brachii.html

8. 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0719658

9. 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8404567

10. http://www.ajol.info/index.php/bafm/article/view/72785

11. 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4998610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

       阿屁不是什麼健身產業的大人物,也沒有任何關於健身產業的執照,說的話也不一定正確,
但是阿屁喜歡閱讀一些運動科學的文章,憑著對此的熱愛以及淺薄的醫學背景,
似乎比起一般人有更多能力吸收這方面的知識。

       在這裡我為大家整理我所學習到的東西,希望在運動知識不發達的台灣,為大家帶來更多可閱讀的新知。

       台灣島上每個人都過著忙碌的生活,即便對運動有興趣也很難拿出心力去搜尋運動背後的科學知識,
更遑論大部分的新知都寫在落落長的英文期刊中。

        因此,我希望用我一個人的一些時間,能讓大家用相對少量的時間、用熟悉的文字,輕鬆的獲取這些知識

 

 

文章是作者一字一字辛苦打出來的,轉載請註明出處

文章內容如有謬誤或智慧財產權上的問題,請不吝來信告知

 

 

 

 

健身卡波 Fitness Couple

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屁&大頭仔 的頭像
    阿屁&大頭仔

    健身卡波 Fitness Couple

    阿屁&大頭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