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的話,請不吝惜按下上方的讚 你的支持,是我們繼續寫作的動力
如果你是新手或者很少接觸健身消息的人,
你可能會覺得「這算什麼問題啊?」
不過,真的不少健身圈的人士相信腹肌是長不太大的肌肉。
甚至極端一點的會說:
「腹肌的大小跟形狀是基因決定的,再怎樣都沒辦法改變。」
「只有控制飲食,降低體脂肪,六塊肌才會浮現,跟鍛鍊無關。」
(大頭的腹肌。儘管健身界對於腹肌的評價不一,但腹肌的確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)
然而在這邊,我要與大家分享一份來自PLoS(科學公共圖書)2010年的報告:
這份報告指出「網球選手的腹直肌體積比一般人大58%」,這是相當明顯的差距。
更好玩的是網球選手本身兩邊的腹肌大小就有明顯的差距,
「慣用邊比一般人大了34%,非慣用邊比一般人大了82%之多!!」
這顯示了我們的腹肌有額外增加8成體積的潛力!
(上面是網球選手腹直肌的核磁共振影像,跟小邊比起來,大邊不只體積變大了,形狀還有點不一樣。)
這份報告可以給我們兩個啟示:
1. 腹肌確實可以透過鍛鍊長大,而且成長空間可能超過原本8成的體積,
「腹肌是在廚房裡練成的」這句話或許只解答了一半,
如果你追求的是更立體而非只有線條的腹肌,那麼鍛鍊可能是必須的。
2. 局部肌肥大的現象確實存在,網球選手左右邊腹直肌體積差了36%之多。
如果你曾聽哪個前輩跟你說腹肌是練不大的肌肉,
這消息可能會讓你重新燃起鍛鍊腹肌的鬥志XD
儘管形狀怎麼變化不是我們能控制的,
但大小、厚度確定是可以改變的,(除非你認為8成的體積沒什麼)
或許就差那點厚度,你的六塊肌就浮上檯面了(也或許不是XDD)。
有些健身前輩可能會對腹肌嗤之以鼻,雖然我不是很熱衷於練腹肌,
但我覺得身上每一快肌肉都有值得賞玩的地方 :P
最後提醒大家,要不要鍛鍊腹肌是個人的喜好,
但鍛鍊腹肌之餘,不要忘了鍛鍊背後的肌肉,並偶爾伸展它們,以避免肌力失衡。
參考資料:
如文中連結所附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阿屁喜歡閱讀一些健身科學的文獻,憑著對此的熱愛以及淺薄的醫學背景,
希望用我一個人的時間,能讓大家用相對少量的時間,輕鬆的獲取這些知識。
文章是作者一字一字辛苦打出來的,轉載請註明出處
文章內容如有謬誤或智慧財產權上的問題,請不吝來信告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