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的話,請不吝惜按下上方的讚 你的支持,是我們繼續寫作的動力
上篇我們已經介紹了兩個有關BFR訓練的研究,
接著我們會介紹剩下的三個。
一樣也是找強壯的美式足球選手,
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4V6iF7AOpo)
這次實驗分成兩組:
A組:(一般的高強度訓練) + (1組30下、3組20下 20%1RM的深蹲及臥推) 有BFR
B組:(一般的高強度訓練) + (1組30下、3組20下 20%1RM的深蹲及臥推) 沒有BFR
A組跟B組的訓練量都一樣,唯一的差別就是在做低強度訓練時A組有綁腿。
研究結束時A組的臥推跟深蹲都明顯進步較多,
除此之胸圍(大約3.1cm vs. 1.5cm)也是。
這研究也是找來強壯的運動員── 半職業的橄欖球選手,訓練六週
A組:前三週不用BFR訓練,後三週改用BFR訓練
B組:前三週用BFR訓練,後三週改不用BFR訓練
兩組的訓練計畫都有使用BFR訓練,只不過安排的時間順序不一樣。
訓練內容如下:
運動員們一個禮拜訓練三次(天),
每次都練深蹲、臥推5組5下 70%1RM,
如果有執行BFR的話會用壓脈帶綁腿,
就算做臥推、引體向上也是綁腿,組間休息會拿下來。
實驗結束後統合數據,
發現平均而言有BFR的那三週力量增加比較多,
有BFR的三週:臥推增加5.4公斤、深蹲增加7.8公斤
沒有BFR的三週:臥推增加3.3公斤、深蹲增加4.3公斤。
這研究有兩個好玩的地方,
第一:即便壓脈帶只有綁在腿上,BFR的三週還是能成長較多臥推力量,
這暗示著BFR訓練除了有局部效果外,全身性的效果可能也是存在的。
第二:這個實驗用相對高的負重── 70%的1RM,
不像其他實驗是用低重量。
第五個,也就是最後一個研究 ──
我們要把這份研究看仔細一點
他的研究一樣包含了高強度訓練與低強度BFR訓練。
A組:用70%1RM做所有訓練
B組:有1/3的訓練是用70%1RM,另外2/3是BFR訓練,
用30%1rm,第一組30下,再三組15下
兩組人訓練量(組數x次數x重量)大概相等。
而且這些傢伙一開始都已經滿強壯的了,臥推220~245磅,腿推800磅。
在沒有哪一組有多練的情況下,
實驗結束後兩組的臥推、腿推、二頭肌大小、腿圍都有進步,
並且沒有顯著差異。
好的,到了現在我們可以通盤整理一下,
這五則研究(訓練精良的運動員+BFR訓練)能給我們什麼啟發?
1. 低負重的BFR訓練跟傳統的較大負重訓練有差不多的肌肥大效果( 第一個研究 ),
但是呢,把兩者一起用不一定有加乘效果。
Leubbers的研究顯示兩者一起用沒有額外的肌肥大效應,但是Yamanaka的研究卻有。
2. BFR訓練似乎不是只有對局部肌肉作用,BFR的影響可能是全身性的。
Yamanaka的研究顯示綁手臂卻長了胸圍,Cook的研究綁腿卻造就更多的臥推進步。
3. 最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力量上的進步。
Leubbers、Yamanaka、Cook的研究都顯示額外的BFR訓練可以顯著的增加臥推或深蹲的力量,
O’halloran’s的研究也顯示用低負重的BFR訓練取代2/3的高強度訓練,
最後增長的力量是一樣的。
BFR訓練對於力量的效應是最令人感到訝異的部份。
你可能會期待(或者,至少我曾這麼期待)BFR訓練可以帶來龐大的肌肥大,
但是很顯然的,無與倫比的充血、泵感欺騙了你的感情。
沉思者,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pinterest.com)
關於肌肥大請你仔細思考,可能可以想通一些道理。
肌肥大效應的產生有很多的機轉,例如:張力、訓練量、代謝壓力、肌肉微創等等,
低負重BFR訓練的張力是低的、代謝壓力是高的(請參考上篇註2)、肌電訊號是高的以及很少的肌肉微創,
BFR訓練的確能給你充足的肌肥大刺激,但這些刺激事實上傳統的訓練方式都能給你。
所以,當你把低負重BFR訓練加入以大重量為主軸的訓練,
它似乎不能為你帶來額外的肌肥大好處。
然而有關於力量的部份,BFR訓練可不是沒用。
力量有兩個決定因素,
一個是結構因素:就是你有多少肌肉
一個是神經因素:你一次能活化(徵召)多少肌肉。
記得,低負重BFR訓練活化肌肉的能力可是能匹敵傳統大重量訓練的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connect.healthkart.com/)
如果你是以肌肥大為唯一目摽的人,BFR訓練大概讓你失望了,
因為大部分的研究顯示BFR訓練沒辦法額外增加你的肌肉,
(除了Yamanaka的研究發現胸圍長比較多)
但是,低負重BFR訓練,整個看下來,正是力量運動員的聖杯,就以一種輔助訓練來說。
1. 當你把它額外加入大重量訓練,它可以讓你更強大。
這不單只是額外訓練量的問題,因為低負重BFR訓練很明顯的打敗了沒BFR的低負重訓練。
2. BFR訓練造成的肌纖維損傷很少,不太影響你的恢復時程。
(注意:前幾次使用BFR訓練可能會讓你隔天很痠,
因為你之前沒挨過這種刺激,但是很快你就會習慣了。)
3. BFR訓練能高度的徵召肌肉,因此能夠在神經面增加力量。
它的效果跟大重量訓練非常類似,
甚至O’halloran的研究顯示你可以把相當部分的大重量訓練換成BFR訓練,
一樣地可以獲得力量。
BFR訓練可以令你獲得大重量的好處,但卻更容易恢復,
你幾乎可以把它想成「免費的」(註1)訓練量。
(假的啞鈴,舉免錢的一樣,圖片來源http://muscle-insider.com/content/)
你可以把低負重BFR訓練加入你正在使用的訓練計畫,
他能夠讓你進步得更快卻又不太影響你的恢復時程。
或者,如果訓練後的恢復一直都是你的問題,可以把你的大重量訓練替換掉一些,
你依然能獲得力量,但是疲勞度卻較少。
其他值得注意的事
1. 如果沒有訓練,單純的BFR(血流限制)可以加速訓練後的恢復
訓練課程結束後馬上執行兩組3分鐘的腿部血流限制,可以加速恢復,
在後續的力量測試中能有較佳的表現。
(恭喜詹皇勇奪本季金盃((誤,詹皇正在使用動態壓縮腿套,
原理一部分就跟BFR相關,圖片來源:http://www.absoluteim.com.au)
2. 如果你受傷了,BFR可以減緩你的肌肉萎縮,
當你可以開始重新訓練,它能夠幫你更快速的返回原有的水準。
在一則研究中:
在前十字韌帶手術後 執行多組的5分鐘BFR(沒有運動)能夠顯著的減少大腿的肌肉萎縮。
另一則研究:
在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的復健中,使用低負重BFR訓練可以加快力量與肌肉的恢復,
相對地,只有低負重卻沒有BFR則沒這麼快速。
(圖片來源:www.owensrecoveryscience.com)
當你處於受傷過後的復健期,低負重的BFR訓練可以說是上天賜與的禮物。
假使你滿身肌肉卻暫時無法運動,單純的BFR可以防止肌肉掉那麼快,
當然,使用前最好先跟你的物理治療師討論。
假使情勢所逼你必須在疼痛底下訓練,
低負重的BFR訓練會是你的好伙伴。
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有關BFR在傷後復健的應用,
我強烈的推薦你閱讀這篇回顧論文
3. 提醒你,我並非建議你把訓練計畫聚焦在低負重BFR上,
你一樣地該舉一些大重量的大動作,
有一篇研究表明低負重的BFR訓練無法像大重量產生一樣多的肌腱變化。
(這可能會不利於你未來的身體結構適應)
4. BFR訓練的加乘效果似乎只會出現在訓練過的運動員身上:
這份研究以未受過訓練的族群做研究,一樣也是低負重BFR加上大重量訓練,
但是卻沒有產生額外的力量增加,
這可能是沒受過訓練的人已經從大重量訓練中獲得足夠的效益,
這份效益可能早已飽和了。
受過訓練的人則擁有更多未發揮的空間(capacity)去增進力量,
但因為他們原本的訓練就已經較辛苦,再堆疊訓練量反而會阻撓恢復。
這樣解釋 就我來看這是滿有道理的。
5. 一些人會質疑BFR,因為阻斷血流看起來很危險。
然而即便是把住院生病的、有風險因子的受試者算進來,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還是相當低的。
手臂的血液供應可以完全阻斷一個小時,卻幾乎不留下長期的風險(詳見附篇),
而你在執行BFR訓練時,你的動脈血腋仍舊打進去你的四肢,你阻斷的只有靜脈血,
一個小時以上就更不是問題了,當然我不會建議你弄那麼久。
6. 薄一點的綁帶會比厚的綁帶好一些,因為厚的有較高的機率同時阻斷動脈血
我通常使用一般好取得的彈力帶,就是在健身中心、運動用品店看的那個。
護膝也是可以,但我還是比較建議彈力帶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youtube.com)
(Bro tip:就我的經驗來說周期化的使用BFR最有效,
例如:這4~8週你的二頭肌彎舉用BFR,下個4~8週就改回傳統訓練)
完整操作
1. 一樣地舉起你的大重量,不必為了加入低負重BFR而修改你的課表,因為BFR真的很好恢復。
2. 當你的高強度組數做完後,做3~4組 15~40次(20~30%1RM) 搭配BFR,組間休息大概30秒。
你要在組間休息時拆掉綁帶或是留在上面隨便你,但是留在上面似乎能有更多肌肉活化,
而且拆了又榜綁了又拆實在有點惱人。
對於槓鈴臥推跟深蹲來說這真的很有用(或者你也可以用在腿推或啞鈴臥推如果你比較喜歡),
至於硬舉有沒有用?雖然沒有研究實際操作,但是根據我聽到的跟個人經驗,
BFR對於腿後肌群的幫助似乎沒有股四頭肌那麼多。
3. 雖然這不是很必要嘛,但我強力建議你可以給手臂做5組甜美的superset。
就算科學研究說額外的BFR訓練不會讓你的手臂長得更快,
但是你的可以得到又爽又腦的充血,不也是一件美事?
另外提一下,如果你的訓練後恢復有點問題,可以以用2~3組低負重BFR代替1~2組的大重量。
當你事先知道你的訓練後恢復會被干擾時,
例如:熬夜做報告、晚上值班等等,這個方法會很好用。
如果你對這個主題相當有興趣,我強力建議你閱讀這三篇回顧論文(1, 2, 3)
這篇其實是不完整版的,完整版會出現在我正在撰寫的Art and Science of Lifting 第二版中。
如果你已經買了第一版,第二版發售時會免費寄給你的。
內文完
註解(包含了BFR的危險性)以及後記會放在附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