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的話,請不吝惜按下上方的讚  你的支持,是我們繼續寫作的動力!

 

 

以下是我在「重訓動作越慢越好(上)(中)(下)」所討論的研究,

研究的主要結果是「快速與慢速對於肌肉發展的影響」以及「快速與慢速對於力量發展的影響」

 

 

1. 2006 Michiya Tanimoto et al. 的研究

快速組(1下3秒)  vs.  慢速組(1下6秒)

受試者:快8人、慢8人,沒受過訓練

:80%1RM 向心收縮1秒 休息1秒 離心收縮1秒 ;大約這個速度的8RM

:50%1RM 向心收縮3秒 離心收縮3秒;大約這個速度的8RM

課表:Knee extension 一次練3組,每組都力竭,一週練3次,練12週

結果 =>

肌肥大成長,以MRI測量膝伸肌(knee extensor):4.3% vs 5.4%  沒有顯著差異

力量成長,測量Knee extension 1RM:31.8% vs 28.1%  沒有顯著差異

 

2. 2005年 Joanne Munn et al. 的研究

快速組(1下2秒)  vs.  慢速組(1下6秒)

受試者:快35人、慢35人,沒受過訓練

:向心1秒 離心1秒;大約這個速度的6~8RM

:向心3秒 離心3秒;大約這個速度的6~8RM

課表:二頭肌彎舉  一次練3組,每組都力竭,一週練3次,練6週

結果 =>

肌肥大成長,測量臂圍與皮摺:2.1% vs 2.6%  沒有顯著差異

力量成長,測量二頭肌彎舉 1RM:42% vs 48%  沒有顯著差異

 

3. 2008年 Michiya Tanimoto et al. 的研究

快速組(1下3秒)  vs.  慢速組(1下6秒)

受試者:快12人、慢12人,沒受過訓練

:85%1RM 向心收縮1秒 休息1秒 離心收縮1秒 ;大約這個速度的8RM

:55%1RM 向心收縮3秒 離心收縮3秒;大約這個速度的8RM

課表:全身性阻力訓練,每組都力竭,一週練2次,練13週

結果 =>

肌肥大成長,以超音波測量七處肌肉厚度平均:9.1% vs 6.8%  沒有顯著差異

力量成長,測定五種動作1RM平均:41.2% vs. 33.0%  沒有顯著差異

 

4. 2008年 Sharon Rana et al. 的研究

快速組(1下2~4秒)  vs.  慢速組(1下14秒)

受試者:快8人、慢8人,沒受過訓練

:6~10下 向心1~2秒 離心1~2秒

:6~10下  向心10秒 離縮4秒

Leg press、Squat、Knee extension各三組,每組都力竭,一週練2~3次,練6週

結果 =>

肌肥大成長,以Bod Pod測量骨骼肌重:2.2% vs 2.0%  沒有顯著差異

力量成長,測定三種動作1RM平均:54.2% vs. 27.9%  *達到顯著差異

 

5. 1993年 Young and Bilby et al. 的研究 

快速組(1下2)  vs.  慢速組(1下4~6秒)

受試者:快8人、慢10人,沒受過訓練

:8~12下 向心1秒 離心1秒  

:8~12下  向心2~3秒 離心2~3秒

Squat四組,最後一組力竭,一週練2~3次,練7週

結果 =>

肌肥大成長,以超音波測量股四頭肌外側厚度:24.4% vs 21.0%  沒有顯著差異

力量成長,測定squat 1RM平均:21.0% vs. 22.5%  沒有顯著差異

 

以上5篇研究中有5篇顯示快速組慢速組肌肉成長的效果差不多,

有4篇顯示快速組慢速組力量成長差不多,

有1篇顯示快速組力量成長較為突出。

 

 

看完這些研究之後,可能會有人覺得

「你這些受試者都是沒受過訓練的,能適用於已經練了一段時間(例如:4年)的人嗎?」

我們先想想看,假設慢速訓練真的對長肌肉比較有效,

那麼在新手蜜月期都看不太出什麼效果了,那麼對於練了好幾年的老鳥來說或許效果更不顯著?

不過這只是我的推論,實際情形是怎樣,還必須等條件符合的研究為我們說明。

 

「會不會是新手能承受的訓練量有限,所以給他額外的慢速刺激也沒效?

前面有兩篇研究單次只給受試者練3組,

根據James Krieger 2010年這份研究

23666.png

4~6組可以比3組有更好的肌肥大反應。

所以不會有過量訓練的問題。

 

「同樣的重量下,快速組跟慢速組會不會其實time under tension(TUT)都一樣,

所以決定肌肥大的其實是TUT?」

老實說這個問題我還真的很難回答,

因為現有的研究幾乎是測試「大重量做快速 vs 低重量做慢速」,

不過S Rana 這篇研究有比較「低重量做快速(25reps) vs 低重量做慢速(8reps)」

兩者用的重量差不多,都做到力竭,

快速組一下約3秒,慢速組一下約14秒,

這樣一組所用的時間:

快速組=3x25=75秒

慢速組=14x8=112秒

兩組肌肥大差不多(6% vs 2%),

但是快速組耐力進步多一些(61% vs. 32%),慢速組力量進步多一些(21% vs. 27.9%)

這例子似乎顯示了,用TUT來計算肌肥大似乎不是個很準確的工具,

同樣的重量下,TUT 75秒與112秒卻有差不多的肌肥大效果,

恐怕還有TUT以外的條件會影響著肌肥大效應 是我們需要考慮的。

而Strengtheory的站主Greg Nuckols在這篇文章提到:(大意)

「TUT他不認為是個預估肌肥大成效的好方法,計算艱苦的組數(hard sets)比較會是」

(Greg Nuckols不僅在健力三項有傑出的表現,也是熱愛研讀論文的運動科學家)

 

內文完~

 

 

參考資料:

如文中連結所附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      阿屁不是什麼健身產業的大人物,也沒有任何關於健身產業的執照,說的話也不一定正確,
但是阿屁喜歡閱讀一些運動科學的文章,憑著對此的熱愛以及淺薄的醫學背景,
似乎比起一般人有更多能力吸收這方面的知識。

       在這裡我為大家整理我所學習到的東西,希望在運動知識不發達的台灣,為大家帶來更多可閱讀的新知。

       台灣島上每個人都過著忙碌的生活,即便對運動有興趣也很難拿出心力去搜尋運動背後的科學知識,
更遑論大部分的新知都寫在落落長的英文期刊中。

        因此,我希望用我一個人的一些時間,能讓大家用相對少量的時間、用熟悉的文字,輕鬆的獲取這些知識

 

 

文章是作者一字一字辛苦打出來的,轉載請註明出處

文章內容如有謬誤或智慧財產權上的問題,請不吝來信告知

 

健身卡波 Fitness Couple

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阿屁&大頭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